——當隊友的呼吸聲在耳機里響起,你卻無法分辨那是人類同伴還是AI偽裝的獵殺者
KRAFTON旗下ReLU Games工作室的新作《MIMESIS》封閉測試在暴雨夜中拉開帷幕。這款四人合作生存恐怖游戲在Steam新品節(jié)前夕掀起了一場關于信任與背叛的無間之旅。
在神秘雨水污染的世界里,玩家被困在一列作為移動堡壘的電車中。你們的共同目標是收集資源、維持電車運行并逃離感染區(qū)——但隊伍中有人已被雨水轉化為“擬態(tài)”(Mimesis)。
這些AI驅動的實體能夠完美復制人類的聲音、行為和記憶,潛伏在團隊中等待致命一擊。
《MIMESIS》最激進的創(chuàng)新在于其核心機制:每局游戲中必有一名玩家被AI擬態(tài)者悄然替換。基于強化學習技術打造的擬態(tài)者并非簡單腳本敵人,而是能動態(tài)學習人類行為模式的智能體。
當隊友指著地圖建議分頭行動時,你想到的是戰(zhàn)術優(yōu)化還是獵殺陷阱?游戲通過語音交流系統將這種懷疑植入每個決策瞬間。這種由AI驅動的動態(tài)背叛機制,讓傳統合作游戲的團結敘事徹底瓦解。
游戲通過三重設計強化心理壓迫:
晝夜循環(huán)的生存壓力:白天外出收集燃料與零件時需面對變異生物,而夜雨會使電車停滯風險劇增,擬態(tài)者的破壞力隨之飆升。
動態(tài)環(huán)境威脅:隨機生成的行進路線、不可預測的劇情事件與逐步升級的詛咒酸雨,使玩家持續(xù)處于資源焦慮與身份懷疑的雙重夾擊中。
語音行為鏡像:擬態(tài)者不僅能復述玩家早前的對話片段,甚至會模仿特定玩家的戰(zhàn)術偏好,使識別難度呈指數級增長。
ReLU Games以“深度學習與游戲的融合”為核心理念,其名稱直接取自神經網絡中的ReLU激活函數——象征從失敗經驗中學習的韌性。在《MIMESIS》中,這種理念轉化為游戲史上最具顛覆性的AI應用之一。
與傳統狼人殺類社交推理游戲不同,《MIMESIS》的恐怖并非源于戲劇性揭曉時刻,而是彌漫在整個游戲過程中的慢性中毒式懷疑。當隊伍因燃料不足被困夜雨中,某個玩家“偶然”遺忘關閉車廂門的操作,可能立即引發(fā)指控風暴。
誤殺真實隊友的負罪感,往往比被擬態(tài)者殺死更加令人窒息。
技術層面仍有優(yōu)化空間。測試期間擬態(tài)者的行為偶爾出現模式化重復,例如過多使用特定角落伏擊,或對話響應出現微妙延遲。但更多時刻它展現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適應性——擬態(tài)者甚至利用兩名玩家間的歷史矛盾,通過模仿其中一方的嘲諷語氣挑撥內訌。
視覺設計采用去裝飾化的實用主義美學。布滿銹跡的車廂儀表盤、簡易制作的防雨斗篷、在酸雨腐蝕下模糊的室外標識,所有視覺元素服務于生存功能性。這種克制反而強化了真實性,使AI滲透的恐怖更易侵入認知。
ReLU Games通過封閉測試驗證核心玩法后,將在6月10日Steam新品節(jié)開放公眾試玩版。而這款游戲的終極命題或許不在游戲內:當AI在虛擬世界能完美偽裝人類時,我們該如何守護現實中人際信任的邊界?
《MIMESIS》的雨還在下。登上電車前請記住:最危險的怪物不在窗外陰影中,而在你們緊握的雙手之間。